第33章(2 / 2)

白璐乘胜追击。

「只是先加个好友,见不见面随便你们,都这个年纪了,总不能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吧。」

「语嫣,与其一个人在那里严防死守,不如试着打开心扉,或许能有几分意外的收获呢。」

那头许久没有说话,在白璐失去耐心正欲再劝时,手机里传来一声无奈极轻的『好』。

--

采访回来没过几天,视频素材开始进行后期剪辑制作,到时候会以纪录片的形式播出。

花了一周时间采集的视频,到最后剪辑出来只有短短的六十分钟。

每个学校分配的时间大概是十分钟,镜头从学校的全貌开始拉近,接着是各处破败的景物,一群满脸笑容天真的孩子,最后定格在支教老师的脸庞上。

镜头的背景或是夕阳似血,或阳光明媚,亦或是阴云密布。

但那一张张脸上都是满足纯粹的笑意,心之所向,感慨敬佩。

这一段是记者单独的采访,下方会打上字幕,整个记录片从开始到结束都配上了旁白,除了简单介绍内容背景外,还有一句让人反省深思的话语。

[国之根本,不可荒废,他们默默无闻,却伟大又善良]

醇厚低沉的男声,在片尾响起,最后结束,余韵经久未散,在耳边一遍遍环绕。

那颗被生活打磨得麻木的心,渐渐一点点荡漾开来。

纪录片是分成六段每天在电视里插播,相当於一则公益广告的形式,却又比广告更加正式和真实。

从早上到夜里,每隔两个小时播放一次,每则小记录片中,都会清晰的出现这所学校的地点,名称,以及公益机构的联系方式。

纪录片一经投放之后立即取得了不小的反响,在微博网上引发众人热议,大家不约而同把乡村支教老师这个话题刷上了首页热搜,很多很多的网友讲述出了身边有关支教的事迹。

纪录片里的短短几段采访,也被剪辑成各种小视频和动图,在网上快速传播,不少营销号纷纷转载,各大新闻门户也发出通稿。

其中国内最具权威的几家新闻机构,爲此次事件特意发表了一片单独的文章,一时间,热度快速发酵。

台里完全没有想到这支纪录片会突然走红,爲此在开例会时特地的点名夸奖此次参与采访制作的人员,年终奖直接多奖励了百分之二十。

李庆爲此心情十分大好,整天进进出出都眉开眼笑,嘴里还哼着小曲,看起来红光满面。

白璐心情也非常好,可以说是好到极致。

前不久刚接到齐杨电话,随着纪录片的播出,学校收到了不少公益赞助。

因爲有了资金,摇摇欲坠的学校终於重新翻修了一遍,教室坏了好久的桌椅窗户都换成了新的,还给孩子们修了一个新的篮球场。

社会不少爱心人士和机构都往学校送了物资,学生们终於穿上了新校服,用上了崭新的书包,还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,终於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双运动鞋。

喜悦和希望弥漫在整个学校里面,可以想像,那些稚嫩熟悉的脸上,肯定都是灿烂欣喜的笑容。

白璐看着电脑页面,目光停留在一则转发评论数万的视频里。

美丽如火的夕阳中,年轻的面容白晰清秀,橘红色的光落在他的身上,仿佛是爲他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
他的声音温柔平静,他的眼神善良慈悲,他的心灵干净又美好。

「我舍不得他们啊…」

「这里有一部分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,我想亲手把他们送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。」

「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两年的时间,对他们来说却可能就是一辈子。」

仅仅短短的几句话,却让无数人纷纷泪目。

多少年轻的生命就是因爲这一句舍不得,而把一辈子蹉跎在了山里。

而又有多少人,愿意爲了别人的一辈子而无私付出。

如此美好,如此善良。

人性或许让你频频失望,但也会偶尔绽放出惊喜,从淤泥中抽枝发芽,开出一朵娇艶的花。

--

「我好像,又喜欢了这个世界一点点。」

夜里临睡之前,白璐躺在景言怀里,於黑暗中轻轻开口。

「因爲那个纪录片吗?」最近网上很火,身边也有不少人在议论,景言当然知道这则片子就是白璐之前跟的那个,可即使拍得很好,他也不愿意去看。

就是因爲这个,他差点失去了她。

「嗯。」白璐轻轻应道,目光茫然的落在空中,眼前是一片黑暗,只有阳台外面的路灯亮着,从紧闭的窗帘中,透出一团模糊的光。

景言翻了个身,把头枕在了她的肩上,然后微微仰头,亲了亲白璐的唇角。

「那你更喜欢我了吗?」

「喜欢。」白璐轻声回答。

「有多喜欢?」景言揉着她的头追问,白璐没有回答,只是侧过脸,毫不费力地贴上了他近在咫尺的唇,蹭了蹭,低声呢喃。

「睡觉了,晚安。」